首页 - 价值引领计划 - 正文


招募令|江村寻源,筑梦未来——上海大学社会学院、秋白书院优秀学生江村研学活动报名了!

创建时间:  2023/11/29  叶小翠   浏览次数:   

招募令

为鼓励同学们践行费老“行行重行行”的实践思想,在走进田野中学会分析社会、关注社会民生,上海大学社会学院和秋白书院共招募35名同学,一起寻访江村,感受江村乡土底蕴,走先人来时路,涵养学术洞察力,品今昔变化几何。有意向同学请扫描二维码,完成推文中问卷星报名。

集合时间:2023年12月3日7点(注:早上7点于上大路99号上海大学南门集合,具体请关注群内通知,预计下午4点返程)

前往地点:江苏省苏州市吴江区七都镇的开弦弓村

招募人员:上海大学社会学院和秋白书院本硕学生

招募名额:社会学院本科15名学生,社会学院研究生10名学生,秋白书院10名学生

费孝通(1910-2005),江苏吴江人,著名社会学家、人类学家、民族学家、社会活动家,中国社会学和人类学的奠基人之一。1928年费孝通先生入东吴大学,1938年获伦敦政治经济学院博士学位,1982年被评选为伦敦政治经济学院荣誉院士。代表作有《江村经济》《乡土中国》《生育制度》《乡土重建》等,晚年还出版有《行行重行行》《学术自述与反思》《从实求知录》等著作。

1938年,费孝通先生写成其英文博士论文《中国农民的生活》,也即我们后来所熟知的《江村经济》,此论文于1986 年被译为中文在国内出版。此书以人类学的方法对江苏吴江的一个普通村庄——江村(原名开弦弓村)的调查研究。对其地理环境、村民的家庭结构、经济生产、消费交易、财产分配与继承等进行了详细的描述,试图从农村社会基础上来剖析中国传统社会结构、功能及基本观念。自1936年费孝通先生来到开弦弓村后,他一生共26次重访江村,1936年初访江村、1957年重访江村、1981年三访江村,更对应了农村经济和费孝通先生个人命运的3次转折,开弦弓村也被称为“中国第一村”。尽管几十年过去,书中描写的情况在现今的农村社会依然存在,解决问题的路径也可以从中寻得思想源头。可以说本书是人类学社区研究的典范,也是中国社会学本土化研究的先导。

1957年5月,费孝通下乡调研,回到儿时读书的苏州吴江县雷震殿小学,坐在当年的教室里

许多年过去,江村如今发展如何、变化几何?作为上海大学的同学,我们与费孝通先生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。时任我校社会学院李友梅院长,作为费老学生不仅跟随费老走访《江村》,更表示“20世纪上半叶,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反思和批判构成这一时期知识分子的主要论题。当时的中国社会学界也有两种主张……而费孝通则在寻求一种中间道路,认为虽然‘西方列强的政治、经济压力是目前中国文化变迁的重要因素”,但是“传统力量与新的动力具有同等重要性”,中国经济生活变迁的真正过程以及由此引发的各种问题,都是这两种力量相互作用的结果。这一点在他的江村调查中得到了印证,他创造性地提出“恢复农村企业’。”重访江村,不仅要纪念费孝通先生,更要继承和弘扬费老“志在富民”“美美与共,天下大同”的学术思想和治学精神。

费孝通带领李友梅等学生在江村调研

历史是一首时间写在人类记忆上的回旋诗歌。历史上的开弦弓村已被费孝通先生记录于《江村经济》,成为一代中国人的记忆,而中国如今农村问题的解决仍有待我们继续探索,寻出符合中国农村的发展方向和道路。

学习“行行重行行”,打开格局提眼界。希望大家踊跃报名,激发学术活力,通过研学实践体悟学术方向!

上一条:探访美美江村,研学乡土中国——社会学院、秋白书院优秀学生江村研学活动顺利开展

下一条:百年青春 炽热你我 | 《觅渡》线下观影等你来参加!